班主任,学校工作不能没有你
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大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任课教师,又是管学生思想工作的班主任。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认为,班主任制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成功模式,它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班主任在中小学的特殊作用是难以替代的。如果从国民教育这个大的视角来说,班主任对一个人身心全面成长发育的特殊作用,应该为所有国民和政府部门认识,而不仅仅是教育部门。
学生全面发展的带头人
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能带好一个班级,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辈子。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无人置疑。本次调查显示,班主任对德育的重要性有着相当明确的认识,许多教师认为,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检查者和评价者,处于集编、导、演于一体的主体地位。
朱小蔓认为,班主任是孩子身心健全发展的总协调者、总引导者,是带头人。同时,班主任是孩子身体发育、精神关怀的太阳。他们最为直接地影响学生,是与学生交往频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的角色,客观上讲他们就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上,在语言、行为举止、文明教养、审美意识、情趣上,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朱小蔓说,中小学生从6岁到18岁,正是身心急速发育时期。学校是孩子最早进入的公共机构,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在中小学,班主任除了所教学科,还可以在学科之外发现和了解学生,其工作途径、渠道,工作时间、空间,都比其他学科教师大大延伸和扩展。他们在课后做学生工作,可以更多地从人际关系、日常交往、公共事务中发现和了解学生。对公共生活中学生的德性品格、情绪情感需求、感受,学生的差异性、个性,班主任是最有可能了解并与学生建立精神上的联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班主任》杂志社名誉主编王宝祥认为,班主任首先是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基础素质负责,其核心是人格教育。
班级管理的引导者
“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是管理班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德育工作的总指挥
在肯定班主任在中小学德育中重要地位的同时,专家们普遍认为,班主任在德育中的地位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朱小蔓认为,今天的学校德育,再也不能与智育,与各门学科教学脱节了。德智体美劳对人的影响是整体的,德育绝不是离开智、体、美、劳的单独的一育,而是在各育中综合渗透的。班主任也不是离开智、体、美、劳,去单独从事德育的人。不能孤立地谈德育作用,要放在整体的大德育里谈,大家都来管孩子,班主任是总指挥。同时,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作用也比较有限,即能够影响学生成长中的某一阶段而非终生。专家们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单靠学校教育无法成就良好的德育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原北师大实验小学书记钱志亮提出,目前班主任的整体状况尚不适应社会改革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应承认目前班主任还缺乏专业培训,师范教育中关于德育和班主任的培训微乎其微,教师普遍对德育、集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班主任职责模糊不清,行为矫正和德育方法缺失,致使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德育过程脱离主体,德育形式脱离现实,道德认识与行为严重脱节。如此这般,班主任怎能管理好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