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装备督导
学籍管理
教师教育
科普学堂
课务查询
李公朴研究
 
>>学生天地>>学生作品>>文章管理
勤学为径(2015年“我们的价值观”优秀主题征文)
录入者: 杨雷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年06月23日

    高二11班  金宁宣

习近平主席对广大青少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而其中第一条便是勤学。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只有勤学进取才能屹立不倒:春花如梦,秋水经眼,唯有勤学突破才能隽永悠长。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他长大后告别母亲,离开家乡,孤身一人前往应天府的学舍读书。他昼夜苦读,五年中未曾脱下衣服上床睡觉。夜里感到昏昏欲睡时,他就把冷水浇在脸上以保持清醒。通过这样夜以继日的勤学苦读,范仲淹终于领悟了六经的主旨,为后世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颂词。

正是通过勤学之径,范仲淹才得以从一粒细小的沙子变成一颗璀璨的珍珠,大放光芒鱼当世,于后世。

爱默生说过:“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而勤学不正式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吗?正所谓“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勤学,而后无畏。

勤学是一种态度。师旷对晋文公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可见只要有一颗勤学的心,有一种勤学的态度,不管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正如斯沃伦的那句话:“如果你的心灵很年轻,你唱会保持许多梦想。在浓重的乌云里,你依然会抓住金黄色的阳光。”年龄永远无法阻隔勤学的心。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不必在乎彼岸的蒹葭苍苍中是否有伊人在水一方,我们应该做的是专注于勤学。不要被花花世界的繁华所迷惑,只要坚定走好每一步通往彼岸的路,勤学之路。

勤学不是一个华丽而轻松的辞藻,它朴实而又厚重,严肃而又崇高。应以勤学为径,踏遍生命的四方。

指导老师:秦滟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武进经济开发区凤苑南路1号 邮编:213100 电话:0519-86556341 邮箱: wjsms@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