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走进60年代——省武高“武高之声”学生广播台内容实录
广播员:陈家颖、李浩 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
合:熟悉的声音,美丽的校园,我是陈家颖,我是李浩。武高之声,与您相约。
李浩: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了解了50年代的音乐艺术风格,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体味60年代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Music <冰山上的雪莲>——张也
陈家颖:在上世纪60年代,中华民族歌剧先后经历了百花齐放的大好时期,经历了“反右派”和“大跃进”的曲折发展期,经历了国内三年困难时期的歌剧繁荣发展期。这十几年里是中华民族歌剧的重要时期,发展的态度是相当积极和繁荣,同时中华民族歌剧艺术风格发生了新的变化。
Music <弹起我心爱的琵琶>——群星
陈家颖:在60年代早期,中华民族音乐继承了50年代的艺术风格,歌曲民族化,旋律简单,内容积极向上,充满了民族渴望,情感丰富纯朴,深彻贯透了党中央的“双百方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Music <长江之歌>——殷秀梅
李浩:60年代末,全国掀起文化革命狂潮。作为全国政治战线“反右”运动的一部分,音乐界的“反右”运动是以“粉碎音乐战线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为目标的,导致当时在“双百”方针中所发表的一些属于艺术见解和学术观点的言论被误认为反党反社会主义观点,从而使音乐家们的精神饱受摧残,致使曾在贯彻“双百”方针时曾被纠正的见解和观点重新出现。
Music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刀郎
李浩:片面强调以歌曲为中心而导致体裁风格单一化的趋势严重,绝对化的理解音乐为政治服务而导致音乐作品过于口号化等等,使“双百”方针所创造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一切正确的艺术探索和学术争鸣也变得更加困难。
Music <绒花>——魏晨
合:60年代的音乐风,是过去中国发展的一部分,它曲折变化而来,携着历史的印记,裹着厚重的灰尘,唤醒那一段历史背后的心酸和其中的温暖。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Music <雁南飞>——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