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起航 收获生命成长
——徐红芬名教师工作室成长故事
武进区礼嘉中学 李珍珍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两年前,带着“学习经验,提升自我”的初心,有幸加入了徐红芬名班主任工作室。在这里的点滴让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有了家的感觉。过去的两年里,在工作室主持人徐红芬校长细心、专业的指导下,结合自己与同行的交流、研讨,反思课堂,研读专业书籍、开展课堂实践和撰写教学论文,我的专业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德育工作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了我的理想。今天,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想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成长体会,分享一下成长点滴。
一、在深入思考中迸发火花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懂得笨鸟先飞,多一份付出,多一些勤勉,总会多一份收获,回想起自己工作室的成长历程,正是工作室里浓浓的学习氛围深深的吸引着我,从研读先进教育理论开始,从徐校长坚持为工作室上示范课里,从何飞、虞赛玉、周鑫湘、马骏、刘鹏辉老师分别在丰富高中班级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下,开设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研讨课、观摩课上,听课、评课、研讨、反思等这些深度的学习讨论和交换意见中,不知不觉学习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教学技巧,让我明白了阅读是专业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也激起了我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实践中展现的丰富体验更是带给了我对德育工作不一样的思考和感悟,也培养了我用心灵的投入和不断学习积累的知识去创出新意,并更加深入的思考如何用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把育人工作做得暖心有温度,更加专业,更有效率,更具价值。
二、在持续实践中孵化成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理论要变为自身的专业能力,必须从课堂教学这个根本开始,将工作室所学付诸教学实践,也只有在反复的实践教学中,理论才能得以证实和运用。正是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工作室持续不间断的听课、评课、听讲座、参与研讨,自身坚持不懈研究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等实践经历,让我从理论的蚕卷里孵化蜕变。2018年底,在工作室负责人徐校长的悉心指导下,召开了“青春启航,与责任同行”主题班会,来研究自己的课堂,展示自己的课堂,让我在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最优方法和途径。自身也在各级竞赛获得多个竞赛名次,有多篇论文获省市区一、二等奖。
三、在不断反思中找寻最佳
工作室经常开展相关活动,我跟优秀的教师们一起学习,做个有心人,经常性摸索反思自我所教,自我所学,不断进步、改善、总结经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在工作室为我搭建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追求进步、实现价值的时候,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取、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各个层面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进一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能够反思的东西。在不断的反思中真诚奉献自己的爱,与孩子们共同成长,一起领略教育之美、找寻更好的答案。